推薦七種方法鑒別地溝油
食品安全標準建設做了哪些工作?圍繞公眾最關心的食品安全和衛生監督熱點問題,新華社記者11日在全國衛生監督協管論壇上專訪了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。
7種方法鑒別地溝油
問:2012年食品安全標準建設方面完成了哪些主要工作?公眾最關注的地溝油檢驗方法研究問題,目前有哪些新進展?
答:2012年出臺了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“十二五”規劃》,部署開展82項食品安全標準制定、修訂工作;全面啟動食品標準清理整合工作;制定公布了88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,繼續修訂完善食品添加劑標準,禁止餐飲服務單位使用食品添加劑亞硝酸鹽,繼續清理食品包裝材料標準,公布301種食品包裝材料用添加劑名單。此外,還嚴格食品相關行政許可。
2012年,全國已設置化學污染物和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監測點2070個,覆蓋縣區從25%擴大到47%;食源性疾病監測哨點醫院從465家增加到570家。伊利嬰兒配方乳粉汞含量異常等情況得以及時發現。
關于“地溝油”檢測方法研究,目前已從征集到的315種檢測方法中初步確定7種方法,推薦給監管部門作為鑒別“地溝油”的初篩方法,用于發現“地溝油”違法犯罪的線索。
為健康與生命安全“保駕”
問:2013年,衛生部食品安全和衛生監督工作將推出哪些新舉措?
答:食品安全方面,一是加快食品中致病微生物、食品添加劑使用、食品生產經營規范等基礎標準的制修訂工作,2013年底前完成現行食品標準清理工作;二是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體系和能力建設,組織實施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和優先評估項目,食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監測至少覆蓋60%的縣級行政區域。根據隱患排查情況,進一步完善食品中非法添加物“黑名單”制度及相關檢驗方法。
衛生監督執法方面,規范衛生監督協管服務運行機制,衛生監督協管服務覆蓋率力爭達到90%以上;加強職業病防治機構能力建設,職業病診斷機構市(地)級覆蓋率和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縣(區)覆蓋率要達到90%以上;規范供水單位衛生許可并加強監督檢查,組織實施2013年國家飲用水衛生監督監測方案。此外,還要做好公共場所衛生監管、學校衛生監管、傳染病防治監督檢查、打擊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等。
總之,我們將筑牢衛生監督執法的“前哨”和“網底”,為公眾健康與生命安全“保駕護航”。